随着2025年一季报披露完毕,科创板上市公司均已交出“成绩单”。
其中,科创50成分股公司涵盖科创板市值大、流动性好的50家企业,截至今年4月30日,除中芯国际外,科创50成分股均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,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45.23亿元,实现净利润16.17亿元。
《科创板日报》通过统计其中4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营收、净利润、研发费用、分红等情况,以窥其今年第一季度表现和未来趋势。
半导体公司业绩亮眼
具体来看,49家科创50成分股中,有32家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、净利润同比双增长;2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,思特威、寒武纪、九号公司、盛美上海、中无人机、华润微、澜起科技的净利润增速居前,涨幅超1倍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7家公司中,除中无人机和九号公司以外,其余5家均为半导体公司。
其中,净利润增幅最高的公司是思特威,较上年同期增长1264.97%。该公司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、设计和销售。
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持续涌现
“重视研发”、“加大研发投入”是科创板上市公司财报中出现的高频词汇。
从研发费用来看,上述49家科创板公司中,2025年一季度合计投入研发金额为111.05亿元,在这其中,有32家公司研发费用实现同比增长。
中微公司、天岳先进、百利天恒、寒武纪、九号公司五家公司,研发投入增长幅度居前。其中,中微公司和天岳先进的研发费用同比增超1倍,且二者在先进制造领域突破不断。2024年11月,天岳先进发布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,刷新了行业标准。
天岳先进表示,该公司的重点涵盖基础研究、产品开发及工程研发,确保公司不仅始终走在科技进步的前沿,并且不断改进公司的产品。
积极回报股东
为应对国际市场挑战,科创50成分股企业以技术输出进行破局。
截至2024年末,38家科创50成分股公司海外营收超过2300亿元。其中,中控技术构建覆盖50国的全球化网络,2024年海外收入7.49亿元,增长超118%,占比升至8.25%,中标沙特海水淡化项目等国际大单;澜起科技主导DDR5内存接口芯片国际标准,技术方案被全球厂商采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科创50成分股在分红派息、回报股东方面,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。截至2024年,有31家科创50公司宣布实施年度分红,合计分红金额152.65亿元。
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科创板个股的现金分红力度加大,高分红趋势延续,体现出A股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馈和资本市场的吸引力,表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强,有更多资金用于回馈投资者。
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,分红金额较大的上市公司多为行业细分龙头、“链主” ,起到了表率作用。“这部分企业进行大手笔分红,不仅符合政策导向,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值和股东回报水平。”
微信咨询